伦敦圆桌会议的一位嘉宾指出,人们通常不会一直上到商店顶层,因此将这些楼层用作餐饮和酒店空间可以有效鼓励人们向上走,并逗留更久。Make对悉尼Chatswood Chase购物中心进行的翻新设计便采用了这种理念。我们对屋顶进行了扩建,包含了花园、餐厅、工作空间等功能。
业主有机会创造新的商业模式来适应消费需求的变化。随着零售业对购物者有了新含义,租赁模式将越来越收到购物者期望的影响。
正如普华永道英国零售板块主管Jacqueline Windsor最近在一篇关于改变零售模式的文章中所说:“需要品牌重新思考的不止是店铺的形式、位置和持久性,还有当销售不再是衡量成功的唯一指标的时候,要如何衡量店铺价值,这需要品牌拥有全局观。”
无论这意味着细致到考察零售资产的每个平方米,还是将公共空间占比纳入投资回报,很明显的是行业交叉需要新的思维方式。
我们现在看到利用率不足的会议设施开始用作快闪商铺,酒店客房内产品印上二维码将客人带到网上商店。这种共享客流的方式不仅能为零售商节约资本开始,也能增加酒店对本地居民和外来游客的吸引力。
苏格兰的Gleneagles从几十年前便开始跨界零售,销售自家品牌产品。近年来酒店开始引入小众设计师的产品,为他们提供发展空间。
由LVMH持有运营的百货公司莎玛丽丹在巴黎的店铺容纳了650个奢侈品牌,涵盖时装、配饰、美容、珠宝和手表。商场改造之后设置了餐厅、保障性住房、办公室和日托中心,以及与之相邻的酒店和一家著名的米兰咖啡馆的分店。
体育用品巨头FILA也在发掘跨品牌伙伴关系的优势,与凯悦酒店集团合作在上海建立了品牌酒店FILA House,预计于2024年投入运营。酒店将成为FILA母公司集团新总部的一部分,还将包括办公空间、零售商铺和餐饮,使FILA可以将其品牌和服务扩展到传统零售空间之外。
Mini Fashion Bar和Lucy都没能够走得更远,或许是因为理念过于前卫,或许是需要不同的品牌定位。但电子商务的进步意味着人们已经习惯了“随时购物”。酒店为客人提供了先试后买的完美环境,特别床单和床垫等家居用品。现在很多公司和初创企业都在充分利用这一机会。
酒店品牌SLS便是一个例子。酒店住客可以通过扫描客房家具和设施上二维码直接访问酒店的线上商店SLS Shop,购买酒店品牌的产品并快递回家。SLS Shop提供与其品牌形象相符的其他品牌产品。
初创企业LiBi(Love it, Buy it)想到了相同的创意,从客人睡在上面的床垫到住宿期间租用的冲浪板都印上了二维码。LiBi抓住了人们对度假时使用的物品产生的情感联系,帮助客人便捷地把自己心仪的物品买回家。
结语
酒店业和零售业的核心都是为顾客提供最佳的接待体验。这不仅是某种举动或是一时一刻,而是一种思维方式,也是品牌体验应该关注的。
在全部三场圆桌会议中,参与者对升级后的体验能带来的新可能达成了共识。酒店业和零售业的融合提供了重要机遇,使品牌、运营商和设计师能够走到一起,集两个行业之所长,以全新的人际互动方式打造一个不一样的未来。